中企赴欧航运价格攀升,该如何应对?
国际航运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承担着超过80%的贸易量。近期,第三十一届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展示了航运业在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全球航运业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并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效率。
全球航运业加快转型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而全球海运贸易量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26亿吨,2025年增至128亿吨以上。中国依然是推动全球海运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航运业致力于研发低碳技术和替代燃料,例如绿色甲醇和氨燃料的应用。同时,风力推进技术也开始受到关注,有助于提高船舶能效。然而,实现航运业的完全脱碳需要巨额投资,预计到2050年每年需要80亿美元至280亿美元用于船舶脱碳化转型,而碳中性燃料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则需要280亿美元至900亿美元。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各国港口正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旨在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新加坡的大士港和荷兰的鹿特丹港都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实现港口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优化资源分配,减少等待时间和成本,提高服务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国际海事组织也在积极推动航运业的数字化改革,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赴欧航运价格一路攀升
上海上观新闻网报道,去年12月,中哲集团旗下的中哲物计划于今年3月向欧洲发运14个集装箱大货柜,后由于红海局势影响,海运费大涨,运价比公司预计费用高出约15万元(人民币,下同),但公司最终运费成本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比正常情况压低了8万元。原来,企业担心海运费上涨,建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多单,通过套保交易,期货端盈利23万元,与运费上涨部分相抵消后,运费成本不增反降。
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贺军10月23日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金融与保险主题论坛上介绍的案例。
中国央视网报道,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线)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25日运价指数(欧线)为2153.34点,一路上涨至7月22日的6318.1点,4个月涨幅达193%。据了解,这次运价上涨和以往运价上涨不同。以前红海危机等黑天鹅事件造成市场价格是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而这次运价上涨时间长,呈现出连续性。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执行副秘书长蔺宜坤表示:这时企业可能面临集装箱运费由每箱2000美元上涨到每箱8000美元这么高的高点一个调整。如果按照每箱2000美元去履约,出口企业就要一个箱赔6000美元。
中国期货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交易活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为441.24万亿元,累计成交量为57.01亿手。其中,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备受市场关注。今年前三季度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累计成交量1572.6万手,是境外4家交易所200多个合约的6.3倍;累计成交额21914亿元,日均成交额121亿元。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交易活跃,与欧洲航线价格的持续上涨密切相关。据了解,由于巴以冲突加剧,导致船舶无法正常通过红海海域,使去往欧洲的航运价格在高位运行,因此相关企业的套期保值避险需求加大。
风险管理工具助企业平抑运价波动风险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给企业经营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平抑了运价波动的风险。那么,这种期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天津一家国际供应链企业,今年6月初,有外贸货主企业找到他们,要求提供亚欧航线的货物运输服务,出货量5个集装箱,出货时间7月底,每个集装箱运价不高于6500美元。当时他们判断,到7月底,集装箱运价可能会涨到8000美元,这样的话,每个箱子要净亏损1500美元,怎样避免?
这家公司在6月初买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看涨合约,到了7月底,集装箱价格果然涨到了8500美元,虽然价格上涨了2000美元,但他们公司提前在期货市场上购买了看涨期货,大幅减少了集装箱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负责人黄伟说:中国90%的出口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中,中国占七席。我们航运指数期货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运价波动风险的管理工具。
上海上观新闻网报道,“虽然全球班轮市场本身是联动的,但不同航线确实也有很大的结构性差异。我们是经营亚洲区域航线,是否能利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进行跨航线套保操作,还需要专家的专业判断和数据分析。”海丰航运总裁纪文光说:“但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参与肯定有助于集运指数期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