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还存在重大分歧 专家:草案最终生效前还有磋商空间
就欧盟计划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至45%的进口关税问题,中欧自9月20日起已经进行了密集磋商,双方在利益方面仍达不成共识,中欧双方仍存在重大分歧。分析指出,尽管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了加征关税草案,但在最终生效前双方还有磋商空间,如能形成替代方案就会取消反补贴关税的决议,目前,中欧双方仍在互动博弈阶段。
中欧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已进行8轮磋商
中新社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7日称,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慎重作出决定。
何亚东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此表示。谈及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磋商情况,何亚东称,目前为止,中方已展现最大诚意和灵活性,双方在一些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
何亚东称,中方已正式邀请欧方技术团队尽早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磋商,并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在等待欧方回复。
另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机电商会10月16日发布关于中欧价格承诺谈判的声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披露后,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授权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简称中国机电商会)按照本案调查程序要求,于8月24日代表企业向欧委会提交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10月4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
2023年10月,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次调查是在欧盟产业未申诉的情况下由欧盟委员会主动发起的,实属罕见。今年6月,欧委会发布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为17.4%至38.1%不等。紧接着7月,欧盟成员国就加征关税法案举行了非正式投票。
实际上,在投票之前中欧就电动车反补贴案进行了密集的磋商,而且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及行业协会就欧盟反补贴调查提出了价格承诺方案,但是欧委会9月12日对此表示拒绝,中国商务部“深表失望”。据商务部消息,9月1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盟总部会见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磋商。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也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希望欧方切实地拿出诚意和行动,认真地考虑中国业界的合理关切和建议。如果欧委会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合法权益。
路透社称,欧盟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即使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拟议的关税后,欧盟委员会仍愿意继续与中方谈判,达成一项避免此类关税的潜在协议。知情人士表示,欧盟正致力于在立法草案中增加一项条款,使得谈判在投票表决后也能继续进行。
朔尔茨再批欧盟对华关税 指欧中应达成协议
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德国议会发表讲话时再次明确批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他表示欧盟内部有17个国家不支持这项政策,与他交谈过的所有汽车生产商主管也都反对这项政策。
路透社报道,他说,“我的诉求是,中国和欧盟达成协议。”
此前,朔尔茨也曾于10月2日表示希望通过与中国进行谈判来解决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争端。他强调,欧盟的反应不应该对自身造成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继续与中国进行有关电动汽车的谈判。”
目前,高昂的能源成本、疲软的全球需求、向净零经济的颠覆性转变以及来自中国等国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在挑战德国出口导向型工业经济模式。德国企业主管们强烈要求政府提供更多支持。德国车企的困境反映在其在华销量上。近日,德国宝马集团报告了四年来销量的最大跌幅30%,梅赛德斯-奔驰的交付量下降了13%,保时捷也汇报了十年来最糟糕的三季度销量,下滑19%。保时捷母公司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三季度在华交付量也同比减少15%,该集团负责销售的主管马尔科·舒伯特说,“中国的竞争形势特别激烈”。
彭博社报道称,尽管德国汽车制造商仍控制着近15%的中国市场,但这比疫情前有所下降,更糟糕的是,他们在电动汽车上的市场份额不到10%。如果不快速扭转局面,低迷可能会演变成溃败。通过转向电动汽车,本地品牌已证明,他们可以在质量上与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相媲美,并在价格和技术上击败他们。
报道分析指出,在主导了燃油车时代之后,德国汽车制造商变得自满,低估了新竞争对手带来的威胁,不愿放弃燃油汽车产生的利润。这让美国特斯拉公司和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商有机会凭借精巧的技术、价格合理的软件迅速攻占市场,现在中国不再需要或不再希望德国汽车制造商在那里。
由于利润率长期低迷,为进一步削减开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9月称,考虑首次关闭其在德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并终止自1994年实施的就业保护协议。
竞争加剧情况下,德国各大汽车制造商普遍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联邦政府应该“采取明确立场,投票反对在欧盟征收额外关税”,因为德国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而计划中的欧盟关税可能“引发一场最终只有输家的贸易冲突”。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曾对彭博社表示,如果欧盟的举措导致中方采取相应反制措施,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面临重大劣势,他敦促欧盟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在当天的德国议会上,朔尔茨对德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局表示,德国必须为德国工业而战,因为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家。近期他将邀请德国国内各行业协会和工会领导人讨论制定一项新的工业政策。朔尔茨指出,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保获得廉价的能源。
去年,德国政府同意将所有制造企业的电力税削减至欧盟法律允许的最低水平,同时提高350家参与国际竞争且最有可能搬迁的企业所获得的补贴金额,并延长补贴期限五年。
然而,朔尔茨表示,迄今为止,受益于此类措施的公司还不够多。
他表示,欧盟需要达成更多自由贸易协定,并确保这些协议不受个别国家的政策变化左右。路透社称,朔尔茨此言指的是,在法国反对下,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谈判持续搁浅。
朔尔茨强调:“我们(德国)将贸易政策制定权移交给欧洲,不是为了不再达成贸易协定。”
朔尔茨还指出,德国还需要研讨如何培育工业以外的其他领域。“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OpenAI,这些都不是欧洲或德国公司。”他说。
专家:草案最终生效前还有磋商空间
近期,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持续发酵。德国多次反对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为什么德国和欧盟在这件事上分歧巨大,难以达成一致?
香港中通社报道,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表示,中国跟德国车企的合作还是比较多的,包括在电动车领域,德国也是欧洲汽车制造最强的国家。而欧盟内支持对华加税的国家,表面上的说辞是说从整个产业结构上面,他们希望能够保护欧洲的市场竞争力,给欧洲电动车制造业留下一定的发展时间。但其实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考量。比如说法国其实是给德国施加压力,因为德法两国在很多领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双方不停地讨价还价,对华加税就变成一个重要的砝码。
田德文说,另外就是欧盟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也不同。从对华电动车合作里真正能够分到一杯羹的欧洲国家毕竟不多,像匈牙利和马耳他这些国家投了反对票,其他国家有一部分是无所谓。还有一些国家的立场也前后发生过改变,比如说像希腊、西班牙,他们原来都是反对的,最后却选择弃权。但这个结果应该是不出意料之外,因为起最大作用其实是欧盟委员会。
在4日投票中,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5国投反对票,分别是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10个国家投赞成票,另有12国弃权。
田德文进一步解释说,欧盟里还有很多欧洲企业的利益,需要和中国合作,所以欧盟不敢像美国一样上涨100%的关税。如果它征税过高,对很多欧企的影响比较大。另外,欧盟原来计划到2035年,全面停止销售燃油车,现在欧盟加税把中国电动车的价格抬上去,会导致很多欧洲消费者不买电动车,只能继续去买燃油车,这与欧盟当初的环保目标都是相互矛盾的。
据悉,欧委会将于10月30日前在欧盟公报上公布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和加征关税实施措施。
上海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向媒体表示,尽管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了加征关税草案,但在最终生效前双方还有磋商空间,如能形成替代方案就会取消反补贴关税的决议。对欧盟来说,升级到贸易战是一个双输结果,因而也在试探、询价,中欧双方仍在互动博弈阶段。
另外,10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2号公告,决定自10月11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据了解,几乎所有出口到中国的欧洲白兰地都产自法国。
随着临时反倾销措施的落地,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等法国产高端白兰地品牌,将要支付30.6%到39%的保证金。法国干邑生产商喊话欧盟,恳请与中国结束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并警告称,最新举措对该行业构成威胁。欧洲烈酒协会也表示,中国是欧洲烈酒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这一决定意味着出口商在向中国销售时将面临巨大的财务负担。
广交会上中国电动车吸引众多海外买家
“这款车价格亲民,在欧洲市场很有机会!”来自荷兰的买家阿尔诺说。尽管美欧相继对中国电动汽车建立关税壁垒,但在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上,中国电动汽车依然成了海外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自广交会15日开幕以来,新能源领域的出口商展位一直是展会上的明星展品,许多国际参会者都希望一睹中国这一迅速扩张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中国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有汽车参展商表示,许多欧美采购商都青睐他们的车型,然后抱怨对华关税影响了产品竞争力。
参展商透露,他们希望借助展会寻找到更多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的买家。
荷兰采购商阿尔诺表示,他和其他几家欧洲企业都在密切关注中国与欧盟围绕电动汽车关税的棘手谈判。报道称,荷兰是投票支持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欧盟成员国之一。“价格很亲民,设计也很不错。”阿尔诺说注意到了一款黑色轿跑车。“我听说售价为4万欧元,我认为这款车价格合适,在欧洲市场很有机会。”
“展会上,许多欧洲和美国的采购商竞相与中国电动汽车展品合影,然后抱怨关税问题。”来自山东的另一家参展商说,他们在展会的重点是寻找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的更多买家。
电动三轮车出口商金彭集团销售经理Will Cao表示,即使征收关税,他们仍能在欧洲和南美占据市场份额。
“我们热销车型的出厂价是1000美元,所以即使关税高达100%,我们仍然有价格优势。”这位销售经理补充道,公司将与采购商分担成本,“例如把某些产品的利润将从约30%降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