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作品展伦敦举办
11月22日晚,“三相-何为民,刘洪志,王春杰”纸上作品展在英国伦敦河岸美术馆(Bankside Gallery)隆重开幕。皇家水彩画协会和皇家版画家协会主席大卫·费瑞教授(Professor David Ferry)、策展人及学术主持何凯特博士(Dr Katie Hill)祝辞并讲话。
何为民,刘洪志,王春杰三位艺术家都曾于1980年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艺术。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并在各自领域耕耘。2016年,在阔别数十年后,三位艺术家相聚北京,共同的志趣再次将他们凝聚到一起,并于2019年在上海库伯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三人水墨作品展。他们现在牛津、北京及上海居住并生活,都已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这次展览,他们将六十四幅风格迥异的作品带给英国观众。
该展的策展人及学术主持何凯特博士介绍,“三相”指的是佛教关于存在的概念:无常相、苦相和非我相。在中文里,“相”也有“相貌”、“相互"和“互惠”等意思,这个词出现在由“木”和“目”这两个元素组成的各种谚语及术语中。
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从各自的视角出发,以这些深刻的人类生存信条作为集体创作的基础,探讨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各自传达了内在的情感和精神挣扎,探索了当代社会的内在现实。
在创作中,三位艺术家以水墨为媒介,创造出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水墨艺术在经过长期淬炼后,风格日趋多样化。中国水墨画除了描绘转瞬即逝的日常瞬间,还表现了带有疲惫和无奈表情的大型肖像及象征性的半抽象生肖动物或图腾形式。
展览中,何为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水墨与彩墨作品,这些平面作品震撼、有力、精微、多样。他从惊惧、恐怖和悲伤中挖掘古老的过去,对压制和疏离我们的权力与贪婪的主导模式提出质疑。每幅作品中,纯红色与中心图像的对比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原始能量。
刘洪志的书法以自由且富表现力的笔法,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数世纪以来对书面文化表达形式的重视。从横扫纸面的淡色晕染的流动性到犀利、遒劲的线条、流畅的笔痕和生动的色彩运用,这里展示的书法媒介的非凡多样性促使我们思考其作为当代艺术表达形式的相关性。
王春杰笔下的人物温润轻柔,凄凉孤寂,令人怜惜。无论是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蜷缩在床上的孤独身影,还是背对观者小便的男子,他都用柔和的线条和墨痕,用中西合璧的简洁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令人怀念而又敏感的一瞥。这是对社会中个人生活的窥视。近年来的疫情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人们被迫长期与世隔绝,造成巨大的焦虑和精神压力。
策展人何凯特(Katie Hill)为苏塞克斯大学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博士;爱丁堡大学硕士(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