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加息预期有所升温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4月核心通胀率有所放缓,但仍然高于日本央行目标水平。市场预期日本央行或进一步加息。有分析认为,如果日本央行继续加息,公共债务偿还负担加重而产生的风险也将增加。
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水平
日本总务省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2%,达到107.1,连续第32个月同比上升。日本3月核心CPI为2.6%。随着食品和服务价格压力缓解,核心CPI涨幅已经连续第二个月放缓。
数据显示,4月日本食品价格上涨3.5%,涨幅较3月的4.6%有所放缓。能源价格上涨0.1%,其中煤油和汽油价格领涨,汽油价格同比上涨4.4%,不过,由于政府补贴,电力和城市燃气价格下跌。在入境旅游复苏的情况下,住宿费上涨了18.8%。
4月,日本去除能源和生鲜价格的CPI指数上涨2.4%,涨幅较3月的2.9%放缓,为2022年9月以来最慢。服务价格继3月上涨2.1%之后上涨1.7%。服务价格走势是衡量国内需求强度的重要指标,可能影响日本央行对通胀持久性的评估及其是否进一步加息。
分析人士认为,4月CPI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食品价格对核心通胀造成的压力趋于缓解。不过,由于汽油价格呈涨势,加之日本政府5月起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取消电力燃气费补贴,预计家庭电费等开支将明显上升。总体而言,成本推动仍是日本通胀上升的主要原因。
对于一个与通货紧缩斗争数十年的国家来说,日本的核心CPI已经从2023年1月4.2%的峰值回落,但仍然连续第25个月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
“随着政府补贴的影响消散,能源价格可能会上涨,再加上日元走软,预计未来通胀将加速上涨。”明治安田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儿玉右一表示,很难看到核心通胀率在短期内低于2%,但消费可能会受到工资上涨的支撑。
今年日本春季年度薪酬谈判为劳动者带来了三十年来最好的结果。儿玉右一说,虽然到目前为止,家庭首当其冲地受到日常用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但在7月至9月的第三季度,工资涨幅可能会超过通胀。
市场预期央行继续行动
22日,日本债券市场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升至1%,时隔11年再次达到这一水平。
推动长期利率上升的是市场对于日本央行将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预期。日本央行于今年3月启动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
市场认为,为了抑制日元贬值及其导致的物价上升,日本央行在短期内进一步加息或减少国债购买量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日元疲软推高了进口成本。物价上涨是导致消费疲软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
日本内阁府16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继去年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内需、外需贡献均为负,分别下降0.2%、0.3%。占GDP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下降了0.7%,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而同样作为内需支柱的企业设备投资环比也下降了0.8%;民间住宅投资则环比下降2.5%。
分析认为,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缺乏增长动能,或导致日本央行在进一步加息的决策上犹豫不决。由于长期利率常被用作计算住房贷款、商业贷款的利率参考,加息将引起住房贷款利率上升和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加息的时机可能会被推迟,这取决于二季度GDP的反弹情况。”SMBC日兴证券公司首席市场经济学家丸山义正表示,由于工资上涨,二季度经济预计会出现反弹,但服务业消费仍面临不确定性。
债务负担问题引发担忧
据共同社报道,一个主要由学者组成的财政政策咨询组近日表示,日本不应在恢复财政健康的努力上退缩,因为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意味着这个债务缠身的国家的支出将增加,可能会压缩其未来进行紧急支出的空间。
“考虑到其巨额未偿债务余额,日本应该比其他国家更敏锐地意识到偿债成本因利率上升而增加的风险,并适度管理其财务。”上述咨询组表示,现在是尽快使支出正常化并建立可持续财政结构的时候了。日本不断积累的债务证明,日本在从紧急状态模式转变方面进展缓慢。多年来,日本为应对经济危机和灾难提供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加剧了这个迅速老龄化国家的困境。
日本的债务规模是其经济规模的两倍多,但日本央行拥有政府债券的约一半。在多年来一直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日本央行购入了大量的日本国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表示,日本央行应以“渐进的步伐”进一步提高短期政策利率。IMF表示,日本央行在政策过渡期间购买日本国债将有助于缓解收益率的过度变化,以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IMF还建议日本政府通过收入和支出措施进行财政整顿。考虑到债务与GDP的高比率等因素,任何新的支出都应该被预算中其他地方的收入或储蓄所抵消。
IMF预计,日本202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预期为0.9%,2025年为1.0%。IMF表示,日本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可能会限制经济活动。IMF呼吁日本政府采取坚定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导致的生产率低增长挑战。